請以資訊相關工作為主題,詳細敘述未來可從事的工作職務(至多三個職務)、升遷管道、擔任工作項目、相對應公司產業發展與自己未來發展的規劃(例如如何提昇職場競爭力、兼顧生活品質、在職場的自我價值、提升經濟能力、兼顧自己理想與未來願景)。
內容至少3000字,並於5月31號上課時以PDF檔案格式繳交,同時將文件放在自己的部落格網站上(須將部落格網址寫在TXT檔中)。
一、未來可從事的工作職務
我想成為資訊科技哪個發展方向的人員呢?
我時常問自己,如果像以前當軍職人員每天重複一樣的事情,這樣的生活好嗎?!我可以選擇去考中油、中鋼、公務員等可以領固定薪資又不用煩惱未來發展的工作,但是這真的是我所想要的嗎?捫心自問,當初會離開軍旅重新就讀就是因為想要得到不一樣的答案與見解所以我選擇了就讀科技大學,也因本身喜愛資訊科技而就讀了資科系,我需要的是自由不受侷限的成長,可以值得一輩子投入的行業,或許我的決定有許多人或長輩無法認同,但很多事都必須自己碰到後才能理解,並不是言傳就能感受到的。
首先我喜歡自由研究發展,遇到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問題,在現今社會中崛起了一群跟我一樣想法的族群被稱為SOHO族我喜歡與志同道合的資訊科技人員一起研究開發產品,討論趨勢與規劃所想要達成的目標,一起努力或自行開發都能讓我感到成就與創意感,就自己本身目前情況來說,我之前有一位資管的學長就讀虎尾科技大學研究所資管系畢業,以在職場工作有快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他發現能志同道合的夥伴並不好找,而在公司中也都只做重複性很高的工作,不是自己所需或者所想開發的程式或者方向,這對於一個想創意的人來說是一種侷限自己的致命傷,或許我會從事非自己興趣的工作,但我相信我能找到一群能共同努力的夥伴,這是我的夢想也是我所期許的理想,就自己本身目前情況來說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我也必須好好繼續努力學習,未來不敢就業或就學只要堅持自己的努力,總有一天會走到一個屬與自己的領域中並且獲得所需的成就。
二、升遷管道
當自己本身擁有一筆積蓄或資金時,首先我會先被其身邊的開發配備,再者多多接觸高級主管與董事長,進而了解其需求,並時常聯繫交談,就這方面的方向我認為先由房仲業開始發展,因房仲業本身也是SOHO族的方向之ㄧ,如能將買賣房屋資訊轉為網路出售或是投資客與購屋者能自由瀏覽資訊,對事業也是一大幫助,運用資訊科技的力量來支柱是我目前的對大提升目標,再者多認識週遭資訊人員提供資訊或企業需求,看是否有合作契機在進一步詳談,來達成我所要的目標與方向。
三、擔任工作項目
搜索資訊科技相關比賽,開發企業需求產品申請專利,基本上這方面我會以副業來作業,需有一份工作支持,或者以本身所知技術支援公司需求,或試圖開發公司資訊科技,在與主管交談未來展望等,平時還是將份內工作完成,滿足生活需求資金,如能攀上公司有利人員我想將資訊融入於工作中,讓所以工作人員成為資訊潮流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掌握資訊,了解最新資訊動態快速與清楚分析,現今社會中誰能越快掌握資訊誰就是贏家,有時我常在想賺錢真的很重要嗎?如果能餬口飯吃其實根本不用拼到多麼努力,那如果有一天我能自力更生不照成社會的困擾,那我還要做些甚麼?我真的願意屈就於這個現況嗎?那如果我能自力更生了我是不是漸漸的就能幫助社會上弱勢的人,因為自己本身也是生活在弱勢的家庭中,我能很深的體會跟感受到現況的無奈,也非常感謝能在此時為我伸出援手的人,深入去思考其實人生不是只為了賺取很多的每個月薪資,對我而言我也不喜歡過著只領固定薪資的上班族,我喜歡擁有機會財的快感,有努力就有收獲,這樣的人生才能不斷的鼓勵我與砥礪我,也告知自己不做事就會餓死,讓自己能不段向上成長,不斷日新月異的生活是我嚮往的目標與方向,一群正面思維的夥伴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同志,能賺取努力與創意而得來的資金是我成長的方向。
四、相對應公司產業發展與自己未來發展的規劃
SOHO族是什麼?
SOHO 起源於美國,是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縮寫,意指小型的家庭辦公室,SOHO族最令人羨慕的地方 是能夠在家上班,而且工作時間自由,就是在於工作時間能夠自我調配和掌控。
當SOHO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玩然後自己決定時間,自己決定收入,可是從反面來思考,SOHO族二十四小時的生活,也都陷入工作的情境當中,隨時都是上班時間。
對大部份SOHO族來說,幾乎每天的工作時間都是超過十個小時以上。
要「如何去好好經營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是當個SOHO族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
未來發展前景?
未來發展的展望是希望能遇到同好並聯合開發產品,或共同研究所一起訂定的題目,完成大系統或大架構之產品,獲取非工資性收入,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創意性的喜悅,也可收集資訊將資料建立,結合公司企業達到資料完整,取得簡易如果在能搭配智慧型以無線上網方式連結至公司資料與客戶交談會議時一些資料可直接透過網路資訊就能達到連結公司資料庫了解所需會議資料並與客戶交談會議可以專業流暢的完成,目前現今科技的發達我逐漸發現資訊科技的發展有無限的可能性,我想將這些能力發會在社會工作中讓自己能更加將科技化實際發揮在生活工作環境中,網路的發達與資訊爆炸的生活型態中,學習以不侷限於何人何時何地何物裡了,近期我購買了HTC Desire HD使用的過程中讓我一次又一次的感到資訊科技的精彩與無限擴展,在Android系統的結合下也發現無限商機,光開啟Android下載應用程式凌瑯滿目的下載程式就很想玩看看,也下載了許多應用程是真的是讓我眼花撩亂,與許多同好的朋友一起使用交談後得到許多心得跟感想,但對於Android的eclipse SDK開發應用程式工具就目前還不是非常熟悉,裡面包含了Java、xml、物件導向、c++等程式語言來開發,都是在學校的課程中學習過的程式語言,在於未來的趨勢了我能感受的到以後或許人手都會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而Android,可能會讓人嘆為觀止或許是因為我目前使用HTC Desire HD緣故才導致主觀認為,不過論免費資源還是以Android系統的應用程式為首居,不論是地圖資訊、企業快報訊息、股市訊息、網路資訊、電台等都能被Android系統的應用程式使用及無限上網運用,如此廣大的開發空間正是我們資訊科技人員發展的無限旅程,或許能以著些方向去架構思索,如果能迅速可靠的收集歸類某領域所需的訊息,應該能達到所訴的社會訴求。
SOHO的行業別?
SOHO族工作時間自由﹑地點隨興,收入高低則由自己決定。
與上班族最大的 分野是,工作與生活不再明顯切割,辦公室與居家二合為一任何一個行業都有可能發展成SOHO的形態,尤其是服務業。
就行業屬性而言,SOHO 大致集中在五大領域︰
1. 創意 SOHO
以創意發想、執行為主要工作內容的職業,如文字工作者、
設計工作者、廣告、音樂創作、攝影、口譯…等。創意人多半
需要自由而不受拘束的環境,才容易培養工作靈感,因此很容
易走上 SOHO 之路.
2. 資訊 SOHO
在網路科技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擁有一技之長的電腦高手,
不管是軟體設計、網頁設計、多媒體、系統維護…等,最擅
長打破時空限制,也順理成章擁有當 SOHO 的基本條件。
3. 諮詢 SOHO
顧問、講師、心理諮商、企劃、公關等以溝通取勝的行業,
由於工作內容與場所都富有高度彈性,因此跑單幫遊走各家企
業,或成立工作室的可行性也極高。
4. 業務 SOHO
上述三種類型的 SOHO 係以提供專業服務為主,多半需具備一定學經歷及專業口碑。而業務人才由於工作收入、時間及場所具高度彈性,也適合以 SOHO 方式從事。例如傳銷、保險、房仲……等,其中傳銷更是百分之百的 SOHO 行業,所有傳銷商均以自營事業的方式從事產品銷售及組織拓展,與傳銷公司只有契約關係,既不向其支領薪水,也不能享勞健福利。
5. 開店 SOHO
相對於業務 SOHO 多半為非定點式的工作形態,同樣是銷售商品或服務的小店經營,則是定點形態,守株待兔等客戶上門。
開店 SOHO 又可分為獨立開店與 加盟兩種,前者適合個性商店或具有相關經營經驗者,後者則供有意創業卻缺乏足夠資源者方便之道。
一般人嚮往開店的行業大致以咖啡餐飲、花店、租書漫畫、補習班等為主。另外,除了傳統店面,在網上開設虛擬商店也成了新興的 SOHO行業。
SOHO 的四種型態
按照開業性質來區分,如果按照自主程度區分,SOHO 族又可分
為四類:
1. 創業SOHO:
自組十人以下的小公司,或經營小店面,或加盟店主。這是最具自主性,也是最有挑戰性的一種,不但要養自己,還有別人嗷嗷待哺,適合雄心萬丈並有經營領導才能者。
2. 自僱SOHO:
在家工作或開個人工作室,一人身兼老闆及夥計,不給人請也不請人。
例如文字工作者、藝術工作者、顧問、仲介、傳銷及保險從業員等,適合具專業素養又愛好自由的人。
專業的現場口譯正是SOHO族典型的工作擁有一技之長的電高手,順理成章擁有當SOHO的基本條件。
講師成立工作室的可行性也極高。
在家附近的安親班。
手工藝也是適合SOHO族的工作。
3. 兼差SOHO:
利用下班時間在家兼差的上班族。既能開闢財源,又有基本保障,適合保守型或過渡到創業階段的人。
4. 在職SOHO:
在家工作的上班族。即在家利用電話或電腦與所屬公司連線進行工作的電子通勤族。這是科技時代最酷的上班方式,美國的AT&T、IBM、HP等公司早已讓部 份員工以自宅為工作據點。
台灣的HP惠普公司也從今年起實驗在家上班制度。
心得
資訊科技的路途很廣泛,所包含的也很深入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學習資訊科技的了解,我所想從事的行業就是能將所學運用在工作上。
企業的形態有上千百種其中離不開資料彙整與人性化操作,而資訊科技的開發如果擁有開發工具例如:筆電、Android智慧型手機、無線網路等功能來開發以及開發軟體等工具我就能自由開發資訊科技產品,我想成為SOHO族的資訊開發人員是因為其中自由工作,不會因為這些工作而影響基本收入,只要我能再生活週遭環境了解個人、社會或企業的需求、然後加以分析,設計產品藍圖,將設計實作成成品,讓使用者測試,以次專利來獲得收入,只要能開發符合現今潮流的應用軟體使使用者提升效率達到作業方便獲得資訊快速就能掌握時是命脈,當所有人從需要你的應用程式轉為必要你的應用程式時,未來的發展將會開啟人生的另一階段,就如facebook一般這是趨勢,當使用HTC Desire HD無限上網擷取facebook上資訊時,我這時才發現原來所以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人都幾乎會使用facebook能想像一下那是多麼讓人震驚的一件事嗎?!,不光只是你的朋友群,朋友的朋友剩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能快速讀取的你所留下的資訊,如有與自己工作或事業相資訊以及你所認識的人所留下的相關訊息都能在你隨時隨地瀏覽時就能掌握現況,就此點來觀看讓我有毛骨悚然的感覺,資訊傳輸太迅速但還是有許多人尚未了解到資訊傳遞快速的力量,我也漸漸明白以前老師們苦口婆心所說的話,光開發一個能讓許多人認同實用的應用程式,就能讓你獲得龐大的財富,這是我近期所感受到的體會,也是我所震驚的心得。
Leaf Work Office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Android 系統與iOS系統火熱大車拼!!資訊科技程式設計師出頭天~
Apple iPad平板電腦
iOS 4執行於iPhone 4
開發者:蘋果公司
作業系統家族: Mac OS X / Unix-like
運作狀態:支援中
原始碼模式:封閉源碼 (與開放原始碼 組件)
穩定版本:4.3.1 (iPhone, iPod touch, iPad) / 2011年3月26日;21天前 (2011-03-26)
支援平台:ARMv6 (iPhone及iPod touch)
核心類別:Hybrid(Darwin)
預設使用者介面:Cocoa Touch(多點觸控,GUI)
授權條款:專有 EULA
官方網站:iPhone Dev Center
功能:
GSM/ EDGE 850 / 900 / 1800 / 1900、UMTS / HSDPA 850 / 1900 / 2100
直立式機身設計、3.5mm 耳機插孔、730g
9.7 吋觸控主螢幕,1024 × 768 pixels、132 ppi 解析度
LED 背光鏡面寬螢幕 Multi-Touch IPS 顯示器
防指印疏油外膜
內置揚聲器和麥克風
採用 iOS 操作系統
支援多點觸控
內置音效晶片
支援 720p 影片錄製、播放
內建 A4 1GHz 處理器
支援 App Store 應用程式服務
支援藍牙 2.1 + EDR / USB 介面傳輸
可透過電源轉換器或電腦 USB 埠充電
支援 GPS、A-GPS、數位指南針
支援電子書功能
10 小時以上電池使用時間
支援 3G + Wi-Fi 網路
支援最高 7.2 Mbps 的超快速數據傳輸速度
內建記憶體容量
操作說明:
*********************************************************************************************************
三星電子的平板電腦Galaxy Tab
Android系統規格:
開發者:Google/開放手機聯盟
程式語言:C(核心)[1], C++(有些第三方庫), Java(用戶介面)
運作狀態:營運中
原始碼模式: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
初始版本:2008年10月21日
穩定版本:2.3.3 (Gingerbread) Build GRH78C / 2011年2月23日;53天前[2]
支援平台:ARM、MIPS、Power Architecture、x86
核心類別:整塊性內核(Linux)
預設使用者介面:圖形
授權條款:Apache 2.0及GPLv2[3]
官方網站:android.com
功能:
SAMSUNG Galaxy Tab 平板電腦採用 Android 2.2 作業系統
Cortex A8 1GHz 處理器
搭載 7 吋的 TFT-LCD 觸控螢幕
螢幕解析度為 1024 x 600 pixels
人性化直覺式的操作介面提供三星簡易且有趣的使用經驗。
SAMSUNG Galaxy Tab 支援 3G / Wi-Fi、AGPS、Flash、S3.5mm
亦擁有 300 萬畫素相機可自動對焦,並置有 130 萬畫素視訊鏡頭,
效能表現超越智慧型手機或個人電腦加上可攜式的特性
除支援所有格式的多媒體內容
使用者還可至 Android Marketplace 下載應用程式
使用者不但能完美體驗類似 PC 的網頁。
操作說明:
以上為維京百科所提供資料。
#iOS與Android系統之間的差異:
在於兩者的規格中我們可以深入了解,其實iOS與Android系統之間的差異在於他的開放性與程式語言平台問題,iOS式封閉策略,對外不開放封閉源碼,而Android卻是自由及開放原始碼軟體。
#個人觀點:
其實就我的觀點來看,Android 系統與iOS系統兩種不同系統的差異只在於Android原始碼是以開放式的方式讓開發人員自由運用,iOS的原始碼卻有一部分是封閉的,在規格上來說Android得到許多廠家的青睞原因無他就是開發軟體成本低、開發自由度廣,iOS卻是獨立的只用於Apple系列的產品,
在長期觀看Android使用於產品的量雖然不如Apple系列的產品,且就外觀來說,Apple系列的產品在市面上是大家一致公認外型優質的數位產品,但Android系統系列產品使用率的成長度卻讓人感到不可小視,以此來推斷,Android將是在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的另一個輝煌歷史開端,也開啟了觸控式開發的另一個戰場,完完全全打破了Apple系列的產品獨當一面的局勢,
不可否認的目前情況來看,Android系統的誕生威脅到了iOS系統,在於兩者的差異性,我以最簡單的口語方式來說,iOS系統就像一個已經是長大成人在社會上工作的人士並且已有固定行業在賺錢,Android系統則是正在成長學習能力超強的小孩子剛入社會卻什麼工作都可以做也願意嘗試的孩子,以未來展望來說這孩子的潛力無限,可塑性也非常高,讓人值得期待;就現在來說這個社會人士穩重可靠,值得信賴可以依靠。
**********************************************************************************************************
2.智慧型手機與筆記型電腦之間扮演的角色:
Eee Pad Transformer TF101
圖片來源:http://tw.asus.com/Eee/Eee_Pad/Eee_Pad_Transformer_TF101/
HTC Desire S
圖片來源:http://www.htc.com/tw/product/desires/overview.html
#角色分析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智慧型手機市場優勢已漸漸覺起,幾乎已可以取代筆記型電腦,而一般使用者需求也逐漸讓智慧型手機滿足使用者需求,那以此趨勢來看,筆記 型電腦會被取代嗎?!其實筆記型電腦還是有其優勢存在,但智慧型手機有取代筆記型電腦的趨勢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性就必須取決 於使用者需求了,例如:如果作文書處理或者軟體開發與需要大量的軟體應用程式等,電腦容量而言,筆記型電腦當然是優選平常也是於有能供應電源的地方為主, 大多都是在辦公室或者咖啡廳使用居多處理的事情也都是虛個人時思考與探討來處理(對內部處理事件)。
而無線上網與通話性能智慧型手機也已開發到可取代筆記型電腦的部分功能,如時通及MSN等也是如此,不過軟體開發與文書處理跟螢幕大小的需求,智慧型手機確實是無法取代筆記型電腦的,如果將智慧型手加開發到如筆記型電腦螢幕大小呢?!那他就不叫智慧型手機了吧?!不就變成平板電腦了!!就我個人觀點定位在於大小而功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手機出外講事情用的,電腦外出辦公用的,在智慧型手機功能中GPS定位,遊戲與人性化軟體管理、音樂、影視等功能也因智慧型手機的攜帶方便,使用於以了解知道去對客戶訴說解說等用途(對外部分處理事件)是出門不可或缺的效用。
兩者的價格上卻也足漸逼近,擁有了智慧型手機卻也不一定就不需要購買筆記型電腦,而筆記型電腦確實能取代智慧型手機的許多功能。攜帶性而言當然以智慧型手機為佳,功能效用的完整性卻是筆記型電腦居冠,不可否認的筆記型電腦市場已有被智慧型手機壓迫的局面,AUSU已有將筆電與平板電腦結合的突破點就待市場接受度觀查。
3.分析製作該項產品所需的人才:
所需人才:軟體、驅動程式、應用程式設計師、多媒體開發程式設計師。
分析:
產品的需求就是滿足生活資訊、視覺與聽覺等的活動,以功能為主有照相、錄音、音樂、信件、影視、GPS、網路、通話、遊戲等多種不同的領域開發,這些都包含在API與SDK開發程式設計師的領域中,最為缺乏的當然就是韌體、軟體程式設計師了,重點當然是以"創意"為主。
API
應用程式介面(英語: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簡稱:API),又稱為應用編程介面,就是軟體系統不同組成部分銜接的約定。由於近年來軟體的規模日益龐大,常常會需要把複雜的系統劃分成小的組成部分,編程介面的設計十分重要。程式設計的實踐中,編程介面的設計首先要使軟體系統的職責得到合理劃分。良好的介面設計可以降低系統各部分的相互依賴,提高組成單元的內聚性,降低組成單元間的耦合程度,從而提高系統的維護性和擴充功能性。應用範圍:
1. 系統監測:當系統有異常時,即自動發送主機異常狀況訊息給相關的工程人員。
2. 交易確認:當發生交易時,系統即自動發送確認資料至訂購者或相關人員。
3. 簡訊經銷商:可以自營簡訊網站,但又不需要建置複雜的簡訊主機。
SDK
軟體開發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即 SDK)一般是一些被軟體工程師用於為特定的軟體包、軟體框架、硬體平台、作業系統等建立應用軟體的開發工具的集合。
它或許只是簡單的為某個程式語言提供應用程式介面的一些檔案,但也可能包括能與某種嵌入式系統通訊的複雜的硬體。一般的工具包括用於偵錯和其他用途的實用工具。SDK 還經常包括範例代碼、支援性的技術註解或者其他的為基本參考資料澄清疑點的支援文檔。
軟體工程師通常從標的系統開發者那裡獲得軟體開發包。為了鼓勵開發者使用其系統或者語言,許多 SDK 是免費提供的。SDK 經常可以直接從網際網路下載。有時也被作為行銷手段。例如,甲產品或許會免費提供構件SDK 以鼓勵人們使用它,從而會吸引更多人由於能免費為其編程而購買其構件。
SDK 可能附帶了使其不能在不相容的許可證下開發軟體的許可證。例如一個專有的 SDK 可能與自由軟體開發抵觸。而GPL能使 SDK 與專有軟體開發近乎不相容。LGPL下的SDK則沒有這個問題。
4.探討該項產品的優缺點與市場商機:
首先我們先來回顧這篇報導有關iOS與Android的PK未來趨勢爆料新聞….
蘋果iOS系統至2015年以前仍將主導平板電腦市場
平板電腦市場熱鬧滾滾,封閉的蘋果作業系統「iOS」與開放平台的Android大PK。國際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的最新研究指出,目前蘋果 的作業系統仍是大幅領先,這種情況可能還會持續好多年,到2015年,蘋果的iOS仍將穩坐市占率第一寶座。Gartner預估,今年蘋果iOS的市占率 大約是68.7%,2015年市占率雖然下滑到47.1%,仍大幅領先Android的38.6%的市占率。[2]
在iPad推出後,平板電腦tablet已經成為趨動PC產業成長的重要產品。市場一致看好,開放平台的Android作業系統未來將擊敗蘋果的iOS,不過,根據研究機構Gartner的最新研究報告,在2015年以前,Android仍是iOS的手下敗將。[2]
Gartner 的報告指出,以Google為首的Android作業系統,市占率由去年的14.2%成長到今年的19.9%,蘋果的iOS市占率則由去年的83.9%, 掉到今年的68.7%。到了2012年,iOS的市占率大約63.5%,持續下滑,而Android系統市占率則會再上升到24.4%。雙方呈現此消彼長 的態勢。[2]
到了2015年,Android系統市占率雖然上升到了38.6%,iOS卻仍有47.1%的市占率,還是明顯領先。看來Android和iOS兩大作業系統大戰,戰線還要持續拉長,有得拚。[2]
資料來源: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30509/132011041201305.html #產品的優缺點:
前言:
近來 iOS 與 Android 兩大 smart phone 平台之爭,頗受注目。有人認為,iOS 有統一的界面與互動設計,因此帶來較佳的使用者體驗,最終必將勝出無疑;相反的,也有不少人(搞不好比前者更多一點)認為 Android 的開放系統,有助於帶來更豐富的 content 與 app,是所謂得道多助,必定能打敗 iOS,一統 smart phone 江山。
兩種說法當然都有道理,封閉系統有封閉系統的優點,開放系統有開放系統的優點。有人說,封閉系統就像獨裁政體,短期間之內很有效率,但最終將不敵正義的開放系統(正義的民主陣營?)。這樣的講法,乍聽之下很容易讓人接受,但眼前就有一個很大的反例 — 正義的 Linux 何時才要打敗邪惡的 Window 呢?哪有打了這麼久,正義的一方不但沒贏還被打趴在地上的道理呢?舖梗舖這麼久除非編劇是富奸?(附帶一提,以目前而言 Linux 與 Window的市佔率分別為 0.93% 與 90.81% 左右)
iOS與Android優缺點:
iOS 平台其實也不算是個完全封閉的平台,頂多是說在完全封閉與完全開放的光譜之中,iOS 並沒有 Android 那麼開放。但話又說回來,諸如 app 審核一類的 policy,Apple 要再放寬其實也不是難事,長期來看開放是趨勢,但 Android 在這點上也沒有討得太多便宜。
就使用者體驗來看,Mr. Valentine’s Day 常用的手機是只用過 iphone,但根據觀察以及偶爾借用,再加上 Mac OS 給我的良好體驗,就個人印象我是想把這部分的給分投給 iOS 多一點。iOS 的整體使用者經驗,更為統一、完整,也更為 fancy。另外,若考慮手機本身功能性以外的考量,如消費社會所賦與的符號性,這點 Apple 就有贏比較大。講白話一點,Apple 比較時尚。Google 純就功能是滿好用,我個人也頗愛用,但就是比較難跟時尚連在一起,儘管最近弄了個時尚平台。(純粹個人主觀評斷)
資料來源:http://mmdays.com/2010/12/24/ios-vs-android/
#市場商機:
Android系統擁有許多手機廠家的加入與使用,採用Android系統手機廠商包括宏達電、三星電子、摩托羅拉、樂喜金星、索尼益立信、華為 等,然而iOS卻只能在蘋果公司產品下使用如:iPhone, iPod touch, iPad等,Android是一種以Linux為基礎的開放原始碼作業系統,主要使用於便攜裝置。iOS卻是以Mac OS X / Unix-like蘋果電腦的系統所開發平台也僅限於蘋果公司電腦產品開發。
我們撇開效能不談,iOS與Android系統之間的差異,就 好比一個強大國家對抗多個聯合國,在多資源與多開發的現今數位世界裡,身為資訊人員的我們早已知道Google與facebook就是因為資源分享與自由軟體 開發的不受限制,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然而平板電腦系統的兩大趨勢也因為這樣而展開了PK戰,在我們資訊人員的眼裡看來,以目前情況當然為Android系 統的未來優勢比較可觀。
5.我們資訊科技人員未來可從事的相關工作:
就這個方面來觀看,以我們資訊科技人員來說,當然是研發Android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為優先考量,但一般來說智慧型手機開發工程師通常兩遍都使機程式開法都會接觸,不過還是以Android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的工程師人員居多。
一、其系統開放自由度高。
二、其系統搜尋資源提供廣。
三、其軟體開發成本低。
四、其軟體運用產品範圍廣。
就這先優勢考量Android系統的開發遠遠比iOS系統要來得讓我們資訊科技人員感興趣多了,資源豐富,開發成本低,其效能也不劣於iOS就我本身的認知如開發產品考量當然會以Android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為優先考量,以就業率來推算,兩名工程師以一名擁有Android系統應用程式開發能力的技術人員與一名擁有iOS系統應用程式開發能力的技術人員相比較,估計學Android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的技術員可能就業率會大大提高。
6.以CEO的角度來觀看,此為我的看法與建議:
就CEO角度來看,我們求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獲得最大利益",以市場角度來看宏達電今年的股市節節攀升,不容小視,但 Apple卻也不遑多讓我們可以以下股市進行分析:
4月20股市報: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realtime/newscontent.aspx?NewsSN=000420001043 美股反彈,加上台灣總統大選將在明年1月舉行,台股樂觀氣氛再起,終場以8813.28點收盤,大漲174.73點,成交值1233.53億元;外 資買超73.3625億元,投信買超0.7275億元,自營商買超12.0310億元,三大法人共計買超86.1211億元。
今天成交值較大的強勢股為宏達電(2498)、鴻準(2354)、鴻海(2317)、大立光(3008)、可成(2474)、台泥(1101)、亞泥 (1102)、彰銀(2801)、上銀(2049)、台玻(1802)、瑞儀(6176)、欣興(3037)、啟碁(6285)、中壽(2823)、榮化 (1704),智慧手機由iPhone和HTC瓜分,平板電腦由iPad獨霸,似乎已成定局。
就目前台股來觀看,宏達電居為高位強勢股,就以此為觀點鴻達電攀升速度潛力是引人注目的焦點,而以形勢來看目前還是以 Apple為首。
就facebook周遭附近所認識的使用者調查,發現有意願購買HTC Desire HD的使用者呼聲遠比iPhone4來的高出許多,但iPhone4的使用者卻也不認為HTC Desire HD有比iPhone4來的好,形成了一股HTC族與iPhone族的對立感。
4月20股市報: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money/realtime/newscontent.aspx?NewsSN=000420001043 美股反彈,加上台灣總統大選將在明年1月舉行,台股樂觀氣氛再起,終場以8813.28點收盤,大漲174.73點,成交值1233.53億元;外 資買超73.3625億元,投信買超0.7275億元,自營商買超12.0310億元,三大法人共計買超86.1211億元。
今天成交值較大的強勢股為宏達電(2498)、鴻準(2354)、鴻海(2317)、大立光(3008)、可成(2474)、台泥(1101)、亞泥 (1102)、彰銀(2801)、上銀(2049)、台玻(1802)、瑞儀(6176)、欣興(3037)、啟碁(6285)、中壽(2823)、榮化 (1704),智慧手機由iPhone和HTC瓜分,平板電腦由iPad獨霸,似乎已成定局。
就目前台股來觀看,宏達電居為高位強勢股,就以此為觀點鴻達電攀升速度潛力是引人注目的焦點,而以形勢來看目前還是以 Apple為首。
就facebook周遭附近所認識的使用者調查,發現有意願購買HTC Desire HD的使用者呼聲遠比iPhone4來的高出許多,但iPhone4的使用者卻也不認為HTC Desire HD有比iPhone4來的好,形成了一股HTC族與iPhone族的對立感。
在於市場上,目前所領軍的為Apple iOS系統,但我們必須了解,為何Apple iOS系統還是必須向Android系統學習呢?!
在成長率全球手機創新與設計領導者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手機業成長最快速的企業之一。
Apple開放封閉原始碼讓自由開發人員加以改良,並提供自由平台開發應用程式與系統改進,且別將系統只侷限於自己公司本身的產品,如此才能拓廣其應用性範圍,但想想過後,確實是如此嗎?如果iOS系統跟進如Android系統對外公開自由開發哪iOS系統會不會失去它本身應有的獨特性呢?!就目前在市場的趨勢來看iOS系統或許會獨佔市場優勢一段時間,短程觀看是獲利的,就長程規劃卻是大大的不利,Android系統目前尚有兼容問題和移動生態環境問題存在,iOS確實有比Android系統更加完整的解決兼容問題和移動生態環境問題,如能加以吸收Android系統如何能如此快速成長的優勢,未來趨勢iOS未必會逐年下降。參考文獻:
1.(維京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Sdk
http://zh.wikipedia.org/wiki/Api
http://zh.wikipedia.org/wiki/Android
http://zh.wikipedia.org/wiki/iOS
2. (Google):http://news.chinatimes.com/tech/130509/132011041201305.html
http://mmdays.com/2010/12/24/ios-vs-android/
3.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訂閱:
文章 (Atom)